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:YTT桃桃 【完结】(383)

阅读记录

    马老太又提了两种药,比如治刀伤的,人家都不干。
    马老太也不干,她脑子一热,指向虱子药,“这个呢?”
    当老太太出了药房门,手里握着十个虱子药油,差点没心疼哭了。因为她觉得她上次花半两银钱给孙女买药,被骗了。
    人家头疼脑热药,用野猪皮都不给换,竟然同意给换半两银的虱子药油?还能同意给换十小罐?
    这说明啥,说明这破玩意它成本就不贵。狮子大开口就是拿准了能上门专门买这种药的,不是穷苦人,着急要治,拿准了这种心理。
    老太太不知,那就是树根子树皮子为杀虫原料,可不就成本不贵。
    他娘滴,老太太反身又要进去,宋银凤眼尖手快赶紧给按住:
    “娘,您刚才就跟人吵吵起来了,可我觉得人家说的也对,一个乐意买,一个乐意就那个价卖。人家也说了,人家一直卖那个价,可别吵吵了。”
    马老太差点给自个气头昏。
    “倒是娘,你用大伙的野猪皮换虱子油,您是不是得?”
    宋银凤没说出的那半句是,高屠户他们刚才都听傻了,换什么油?
    估计大伙宁可要一文钱2斤最后得的那点文钱,也不想要这玩意。不当吃不当喝。也别说虱子是种病。在老百姓心中,大户人家都得这个呢,更不用说他们了,这算么病。
    马老太用两手搓搓被气得狰狞的脸,摆手对推车的几个汉子道:“可别说婶子占便宜,刚才卖猪皮,一文两斤,就按这价格,婶子给你们算钱,这钱我出。这十罐?”
    得,就当买回去送孙女了,也不用小孙女舍不得抹头油了。抹吧,这回抹吧。嗳呦我天,心口痛。
    高屠户他们都说,没有多少钱,不要了,可别说这话,太外道。不信你回去问大伙去?你要给这钱,都得急。
    接着又去取了空蒸笼,蒸笼都让酒楼送大户人家去了,得倒出来才会还给她们,等了一个多时辰。
    等待的过程中,他们还逛了逛,帮家里那些人买一些一定会用得到的过日子东西。虽然走时,没人拜托捎用,怕他们忙,但是来一回别空手,买回的也剩不下,比如针啊线的。童谣镇这伙人才往回走。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宋福生那头也卖完了蒜黄,他带着郭老大和大郎,一路走一路打听,还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呢,但很幸运,真让他们问着了,摸上门了。
    “嗳呦,这一整条街,里面那么多小楼,那么多房子院子,都叫国公府?”郭老大眼里满是震惊。
    他觉得一点也不夸张,从走到这一片,脚底下踩的地面也像是和旁的街道不同似的。
    大郎都有些紧张了,“三叔,这条街上,人家让乱走吗?别给咱抓起来。”
    宋福生也是在这一瞬,实实惠惠地感受到:这做人的差距也太大了。
    现代还好,讲究个人人平等,有钱没钱,咱不求谁。古代这等级实在是……
    他一个现代人,逛过各种大公园的,竟也震惊于国公府的气派。进不去,啥也看不见,即便如此,却在街上就能感觉到的那种气派和威严。    多少年后,宋福生都无法忘记第一次来国公府的感受。
    多少年后,大郎都当爹了,给自个的儿子还能原样讲述、原竟再现,第一次来国公府,见到了啥,三叔说了啥,别人说了啥。
    都不用多少年后,今日过后,郭老大见到大家伙,就像讲话本故事似的,急不可耐地逮谁和谁说,国公府有多气派。能和小将军对话的米寿,是有多么多么的幸运。
    “这是么。”大郎此时此刻,小小声问道。
    宋福生说,这好像叫上马石、下马石。就是主人外出上马下马踩的石头。
    说完,趁着没人,宋福生也稀奇地凑上前,走近看了眼好像是用汉白玉做的,精细雕琢、祥云纹饰的上马石和下马石,又瞅了眼自个车上,那二十多斤蒜黄。
    如果女儿在身边,他想,他此刻一定会问茯苓:
    你爹我,像不像老农民杀年猪了,舍不得吃最好的肉,然后留着。坐驴车倒拖拉机又倒火车坐汽车的,抱着这点老农民眼中最珍贵的猪肉,非要进京送到那什么地方,非要送去常委家。他现在是不是就那一副傻样?

52书库推荐浏览: YTT桃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