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:YTT桃桃 【完结】(1652)

阅读记录

    结果怎么样,竹篮子打水,全都空了,一个也没网住。
    杨大嫂掐腰:
    “我凭啥不能说?没有俺两口子傻干傻干的,能有小叔子今天?
    那时候俺们知道小叔子能出息有今日不?
    俺这嘴是碎叨,但也没耽误在吃不饱喝不饱的年月供他呀。
    娘,你不用瞪我,你出去打听打听去,一个个唱的比说的还好听,实际上有几个儿媳能做到在那么难的日子,做嫂子就算嘴坏也咬牙供小叔子的?
    俺们两口子是傻吗?就这个是宝,我们是草,种地累断腰。他念书。换别家你试试。稍稍坏心眼,就将小叔那个累赘丢了。
    说一千道一万,我们不是傻,我这嘴再坏,不就是拿当自己亲弟弟待了嘛。
    这时候,他求亲让人耍了,我凭啥不能说几句。
    娘,你还给人求爷爷告奶奶写信,就差去那磕头啦,又怎么样?”
    她那时候,婆婆上门求亲就给背去半袋粮。
    杨大嫂都快要气死了。
    最气宋福生势利眼。    大儿媳一提明远是宝,大儿是草,杨母心虚的同时还很扎心。
    她也想供两个儿子都读书的。
    孩儿他们爹活着时,大儿是认字的。
    她家可不止是明远被私塾先生经常夸奖是读书的好苗子,大儿子小时候也常常被夸奖。
    可是,家里这顶梁柱突然没了,她一个女人家拉拔俩小子,没有什么她能抛头露面干的活计。别说她本来就没什么本事,就是有,人家也不要女的,又没一把子力气。
    要啥没啥,让她拿什么一气儿供俩?
    要依着她心里的真实想法,最苦那阵,熬不下去了,她有动过一个都不想供的心思。
    就该家里啥条件干啥样的事儿。
    咱穷苦人,认命了。
    但大儿说,娘,你忘记爹临死前嘱咐的,唯有读书才能有出息?要不然即便将来子孙满堂,也都各个还是种地的,杨家子孙一代代仍是过这苦日子。
    大儿就说,娘,我和你一起供弟弟。
    大儿为他爹那遗言,玩了命的干活,种地时节忙种地,累的小小年纪驼背,农闲时还要长工短工扛大包出苦力,为挣几个铜板,让人打过骂过,啥活都干过。
    是亏了老大。
    年头一长,甚至连她做娘的,都习惯性的处处委屈大儿和大孙子,凡是好的先可明远。
    这不是想着,已然为明远吃那么多苦,啥事儿要可一头,哪有两全其美的,总是要将一头供出名堂。
    按理心虚,被大儿媳说话噎住,此时,杨母气势应该不足。
    可是当娘的,不想承认拿大儿当草,拿小儿当宝的事实,不完全是为面子,或许还有做母亲一碗水没端平的痛。
    都是她生的,她又没生多,哪个不想疼,用你做儿媳妇揭短?
    真想来揭开这伤疤和短处,也该是她生的儿子。
    “你自己都知晓你嘴碎叨,还嘚不嘚,没完没了,给我滚屋去!最上火的是明远,用你说这些添堵?”
    杨大嫂不但没进屋,而且一手叉腰,一手指着杨明远和杨母方向大声道:
    “我是为添堵?我这是为他好。
    一说小叔些什么,这个拦着,那个护着。
    我这个做嫂子再任由你们这样下去,咱全家人被人当傻子。
    小叔,你不用不吱声,这点事儿看明白没?
    别看你读书多,你真不如嫂子看的明白。
    你拿那姓宋的一朴心,恨不得当亲叔,不是,是爹,又先生又师父的叫着,咱家啥条件,你那阵就几十两几十两给人家随礼。
    人家差你那点儿银钱?我告诉你,人家压根儿没瞧得起你那点儿。
    还有那个特产店,从在这京城开门,你就忙东忙西,为了那店铺,还和人家考校,考校什么来着?”
    杨大嫂被气懵了,想不起那词,不过,那些不重要。

52书库推荐浏览: YTT桃桃